作者:叶贵良 辑校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
内容简介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原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元始经》、《无量经》、《度人经》,是东晋末年出现的道教经典,也是灵宝经中最主要的经典,明代正统年间编纂《道藏》时《度人经》被置于全藏之首。敦煌本《度人经》深埋于敦煌藏经洞千年之久,不经整理已经无法卒读。笔者冀以一人之力恢复《度人经》之隋唐风貌,为敦煌学、道教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本书由前言、辑校、附录三部分组成,辑校部分是本书的核心。辑校部分又由提要、说明、录文、校记四部分组成。录文和校记是本书的重点。校记的文字力求精练准确,避免冗词赘句,含糊不清,横添枝蔓,不在校记中作烦琐考证。在校勘过程中,详加审定,择善而从。发现错误正之,使错误不再传于世;发现疑误则存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本书运用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等知识进行校勘,是一部实事求是的校勘实践著作,对道教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力图挖掘道教研究的新资料,开拓道教学、敦煌学研究的新领域,揭示儒释道三教的互动关系,尽量还原隋唐道教经典的原貌,为学术界提供相对完备的敦煌道经研究文本。本书以服务广大读者为宗旨,可供敦煌学者、宗教研究者、文献研究者、语言文字研究者参考与利用。
————————————————————
宋·张即之《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https://www.sohu.com/a/355195878_120441479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 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
https://ylg.shanximuseum.com/jscx/186.html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也称为《度人经》)的全称是《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由《道君前序》、《元始洞玄灵宝本章》、《元洞玉历章》、《道君中序》、《元始灵书》上中下篇、《道君后序》组成,主要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宗旨。该经被道教奉为“万法之宗”,在道教经籍中的地位是最尊贵的,同时对道教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建构了以斋醮赞颂及音乐为主的道教活动仪式。《度人经》强调“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经文以骈文为主,文笔优美。
本件展品是《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第一卷,名为《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成文于魏晋时期,其著者学界尚有争论。
1959年迁建永乐宫时,在重阳殿屋脊西鸱吻內发现该经卷。无量度人妙品上经,宋金时期,纸质,3米长,40厘米宽。经卷卷轴装,每行17字,版心处有“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字样。该经卷结尾处有“力里福荫里修建 宝殿河东南北两路教门都提点 副提点完彦大师 韩大师 李 大众不及一一留名于再世月二十五日案在兽中”字样。原木质卷轴依旧保存下来,卷轴上用红和黑两种墨著有“永乐宫重阳殿屋顶西端大吻内吻棒原物”(墨书);“太上洞玄灵宝无量人上品妙经一”(朱书)。此经尾部所题“副提点完彦大师韩大师李”等名称,与永乐宫保存的元代《大朝重建纯阳万寿宫之碑》碑文中记载的“暮冬,野火延之,一夕而烬…明年有敕升观为宫…乃命燕京都道录冲和大师潘德冲,充河东南北路道门都提点办其事,以完彦志古、韩志元辅翼之”相吻合。因此,此经卷应是在修建重阳殿后所放置。
延伸阅读
宋本 度人经的文本与信仰初探
https://ylg.shanximuseum.com/jscx/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