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明 著
出版社: 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0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之全真派的道德修养思想,阐发其在中华民族伦理道德思想宝库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并从道家、道教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心理学界的传播和发展这一客观事实出发,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作者简介:
陈明 (1980-),男,湖南长沙人,汉族,副教授,先后在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宗教协会理事,现任职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目录
第1章 导论6
1.1 研究缘起6
1.2 研究现状20
第2章 全真道及其道德心性修养概述30
2.1 全真道概述30
2.2 全真道心性概述35
第3章 全真道道德心性修养的道德蕴涵43
3.1 丹阳派清净修行的道德蕴涵46
3.2 龙门派内道外儒的道德蕴涵52
3.3 盘山派功行双全的道德蕴涵60
3.4 后期江南全真道本心即道的道德蕴涵70
第4章 全真道道德心性修养的精神健康价值77
4.1 精神健康的内涵及其道德与精神健康的关系77
4.2 全真道道德心性修养对精神生命的提升102
4.3 全真道道德心性修养的理想精神境界115
第5章 全真道德心性修养与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共性探讨133
5.1 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宗教的关系133
5.2 人性论148
5.3 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全真道人性论之共性162
5.4 精神层次论171
第6章 全真道道德心性修养的心理学分析192
6.1 全真道精神境界的后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192
6.2 宗教神秘主义的超个人心理学分析203
第7章 全真道心性修炼的现代意义216
7.1 现代人的精神问题216
7.2 全真道心性修炼的意义226
7.3 世俗化与精神价值追求的整合235
结语: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245
附录249
老庄是否具有仁道观249
道德与精神健康:新视角下的伦理学与心理学的会通与融合260
“东学西渐”视角下的超个人心理学人性论探讨274
论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宗教的关系288
论宗教神秘主义的超个人心理学诠释304
全真道精神境界的后人本主义心理学解读317
试论全真道修炼方式与精神健康328
论“天人合一”的本质特征及其对西方心理学界的理论影响与贡献336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转向及其对道家思想的借鉴与融合研究354
全真道研究综述368
参考文献378
后记387